我市地處太湖流域西部,北臨長江,東瀕太湖,西界茅山,南接天目山余脈,腹部有洮、滆兩湖,全市總面積4372平方公里,境內地形復雜,山丘、平原、圩區兼有,區域防洪格局,以北排長江為主,部分洪水東排、沿運河下泄以及相機排入太湖。汛期,除本地澇水外,還承擔著上游客水下泄重任,防洪壓力較大,是國家確定的54個重要防洪城市之一。
全市現有河道2348條、5600公里,湖泊4個,水庫94座,1萬方以上塘壩848個,村塘23404個,其他水體121503個。
1991年太湖流域特大洪水后,我市確立“西蓄(水庫調蓄、湖蕩滯洪)、北排(洪水向北排入長江)、東泄(泄入太湖)、中控(新閘、丹金閘、鐘樓閘控制)”的治水戰略,掀起治太治江建設熱潮,全市基本形成由江、河、湖、庫主要堤防和控制建筑物為主的能擋、能泄、能蓄、能調的防洪工程體系。整體工程分布為“一三三八舉綱、兩區四片織目、四線百庫系結”?!耙蝗恕敝感纬沙V菟W之“綱”的長江,太湖、滆湖、長蕩湖三座重點湖泊,新孟河、新溝河、京杭運河三條流域性河道,以及與之連通的丹金溧漕河、扁擔河—孟津河、德勝河—武宜運河、澡港河—丁塘港、通濟河—夏溪河、北河—中干河、胥河—南河—南溪河、中河—北溪河等八條區域性骨干河道?!皟蓞^”為承接“省級十七個水利分區骨干網”中的湖西區、武澄錫虞區;“四片”為全市河湖庫共同形成的運北水系、運南水系、洮滆水系和南河水系?!八木€”為環湖、沿江、湖西高水高排及武澄錫西四條控制線,發揮著常州高低分排、分片控制的重要作用;“百庫”為常州 94 座及正在開展注冊的大中小型水庫,承擔著全市防洪、供水、生態等綜合功能。
|